大學生求職公寓里的悲喜劇
“今年人太多了”
前面排著二三十人.王桂桂咬咬牙,在求職信息登記表上的期待薪水一欄里寫出“1500元”。幾個月前剛來上海時,她填寫這一欄時還會很自信地寫上“3000元”。讓王桂桂如臨大敵的是一場招聘普通文員的面試。她偷眼看到。緊挨著她的一位漂亮女生,在同一欄里寫著"800-1000:~”。
“我要的薪水是我能在上海生活下去最基本的費用,你填這么低,就算能夠競爭到這份工作,又有多大的作用?”王桂桂惑和傷心,似乎不僅僅了自己。這位來自安徽師范大學電子商務專業的大四學生,在上海已經“漂”了4個多月,從秋到冬,卻一無所獲。
王桂桂在上海的 “家”,是一處大學生求職公寓。這套位于普陀區繁華地段“高尚社區”的公寓里,住著十幾個和她處境類似的大學生。在綠地的環抱中,白色外墻的公寓樓顯得挺拔驕傲。而王桂桂她們在22層的“家”,公寓樓華麗的外觀格格不入——毛坯房,裸露的水泥地面,6個人擠在10平方米的小屋,對于每個月支付360元租金的王桂桂說.這片公寓10000多元每平方米的市價,完全超出了她的想象力。
周末去人才市場.平時就在網上找招聘信息。發簡歷,等待并不算多的面試機會。4個月很快過去了,沒有什么消息讓王桂桂驚喜。為了維持生活.王桂桂曾在麥當勞找到一份打掃衛生的臨時工。負責打掃的大媽總是一臉怨憤地對她說:“我下崗好不容易找到份工作,你是大學生.怎么來搶我的工作?”
。王桂桂覺得,她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之一是自己的專業不好,課程都是東拼西湊的,“不過最主要的還是今年人太多孓冀,善她說。自己。不少同學也都跑到北京、廣州去找工作,沒聽到什么好消息。王桂桂開始收拾行裝準備回家。剛買不久的職業套裝,她疊了又疊才放進旅行袋,又按了按確保平整。 “實在待不下去了!蓖豕鸸鸫怪^說。
到處都是“爭”
早上7點天還沒有亮,南京大學中文系大四學生項莉一骨碌坐了起來,看看枕邊的手機,開始急急忙忙地穿衣服。起床后,項莉拿出化妝包,仔細地給自己化了一個淡妝.對著鏡子又照了照,整了整衣服才出門。這天上午9點,她要去參加一個行政助理的面試。
步行、地鐵、再步行.整整一個半小時才趕到,已經有七八個人在等候了。項莉小心地與棺鄰的女孩子打招呼,對方卻一臉漠然。項莉安靜地等待著,半小時后輪到自己.面試人員只問了兩個問題:你是上海人嗎?有做這項工作的經驗嗎?3分鐘不到就出來了。
這是21歲女孩項莉最普通的一天,她回到位于徐家匯一棟老公房七樓的求職公寓。130多平方的房子,四個套間被改造成兩個6人間、一個8人間和一個2人間。項莉所住的是6人間的上鋪,躺著手指可—慨慢圓旗冀邕臻個跳板,一個歇腳的地方!狈繓|總會對新來的大學生這樣說。
原本預計兩星期內就能順禾『J找到工作的項莉.在這個求職公寓已經住了兩個月!霸谏虾U夜ぷ鲗嵲谔y太累了,大家像是敵人一樣,什么都要爭搶!
這套房子只有一個衛生間,剛來時,項莉幾次開房門都發現廁所有人.20多分鐘也沒能輪到。住在這里久了,項莉也總結出一些生存法則,如果廁所有人,一定要在廁所旁的客廳里等著,順便瞄幾眼電視。到了洗澡時間,一定要帶著換洗衣服在客廳排號,速度一定要快,20分鐘是大家默認的時間.到了1l點半,房東就要關熱水器!盃幘W線。爭電腦,爭上廁所,爭洗澡。如果我不爭,別人一定不會想到你,能幫你的只有自己!表椑蜻@樣總結。
項莉覺得。自己原本平和的心態在慢慢變化.因為“爭”無所不在。不僅在求職公寓里要爭,在人頭攢動的招聘會上更要爭,“社會就是這么殘酷!
大學生的處境
“住在求職公寓里的. 80%都是來自農村和中小城市的大學生!鼻舐毠⒐芾韱T王歡說。王歡供職的這家求職公寓是2006年9月剛剛辦起來的,并沒有在工商局注冊。象全國各地的大多數求職公寓一樣,這家公寓由租來的民房改造而成,其合法性一直難以界定,經常會有公安、居委會來查。
“我們本來是為中專生服務的,現在大量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我們才開辦為他們服務的求職公寓。”這家求職公寓的負責人肖和說。肖和的身份是安徽大中專院校上海實習就業網的總經理,是安徽省宣城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1998年派駐上海的。
肖和說,之所以會被派到上海,是因為1997年中專生就出現了找工作難的現象,當時他來到上海,主要負責安徽中專技校職高等在上海的就業服務,幫助收集信息、組織面試,學生到上海后還負;責送到用人單位,安排住宿,甚至還幫統一發工資上保險。
“誰又能想到.僅僅8年時間,大學生就遇到和當年中專生一樣的處境!北M管“漂”在上海的大學生為求職公寓帶來了好生意,但是肖和似乎并不太開心。
(據《嘹望東方周刊》2007年第10期.昊芳蘭/文)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