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數企業做預測預警更多是站在企業自身的層面。從我國天然氣供應安全保障角度來講,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整體體系。全國性預警體系構建應該有怎樣的指標,以及各部門在里面起到什么作用,目前都還沒有明確。
國家能源局日前印發《2021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為做好2021年能源安全保障工作,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作了相關部署。具體到天然氣領域,指導意見特別強調要加強能源預測預警,加強天然氣供需走勢分析研判,針對可能出現較突出時段性、區域性供需矛盾的地區,從資源供應、基礎設施布局、需求側管理等方面,提前謀劃應對舉措。
近幾年,我國天然氣市場“大起大落”時有發生。無論是2017年的嚴重“氣荒”,還是LNG市場價格的劇烈波動,均對我國天然氣行業造成了較大影響。在業內人士看來,加強天然氣預測預警是保障市場供需平衡、保障能源安全的方向盤,意義重大。
彌補儲氣設施不足
“我國天然氣行業發展主要呈現三個特點。第一,天然氣消費量總體波動較大,‘十三五’期間,我國天然氣消費量經歷了增速放緩、加快、又放緩的過程;第二,季節性波動非常大,每年供暖季用氣量陡增;第三,居民用氣占比很大,達35%-40%,造成了每天的峰谷差波動大。加上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超40%,受國際天然氣價格影響較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郭焦鋒指出。
“這就帶來局部地區供應緊張、民生保障不足以及進口方面的風險和挑戰。基于以上現實情況,加強天然氣預測預警,把握國內外天然氣供需規律,對于更好應對面臨的挑戰,意義很大。”郭焦鋒補充說。
事實上,2017年“氣荒”發生后,相關主管部門越來越重視天然氣的冬季保供。2018年,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文件加大儲氣能力建設,對供氣企業、城燃企業、地方政府分別提出了銷售量10%、用氣量5%、3天需求量的儲氣能力要求,但由于建設成本、選址等問題,目前儲氣設施建設相對滯后。
在卓創資訊高級分析師國建看來,在當前儲氣能力不足的背景下,天然氣預測預警是保障供需平衡的有效手段。“未來天然氣市場供需平衡是主基調,要做到這個,需要大量儲氣調峰項目,以保證有能力應對突發情況。但是我國儲氣能力不足,加之我國天然氣消費體量還很大,增速很快,要想保證天然氣供應穩定,在大力推進儲氣調峰建設的同時,最迫切的是要建立預測預警機制,提前做好資源調配,以彌補儲氣設施不足。”
預警體系分散“失焦”
對于天然氣行業的預測預警、市場的供需走勢分析,目前包括國家專業智庫、企業智庫、分析機構、咨詢公司等在內的多種機構都會進行相關分析和研究。
“從中長期研究到年度研究、月度研究,國內研究機構都已經形成體系,相關主管部門與這些機構的合作也比較密切,現在對天然氣的預測預警水平還是比較高的。”郭焦鋒表示,“另外很多城燃公司也會做相關預測。因為天然氣價格波動大,在保供壓力下,若預測不準的話,給他們帶來的經濟壓力會比較大。”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也指出:“目前無論是上游企業還是下游企業,都會做天然氣供需的分析,只是用的工具、方法不一樣。最簡單的就是加減乘除,有的會用到一些預測模型,還有的會依靠權威機構出的報告做預判,大致是這三種。”
不過,在多位受訪者看來,目前天然氣行業的預測預警體系較分散,并未形成一套完善的預警機制。
“目前多數企業做預測預警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層面。從我國天然氣供應安全保障角度來講,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整體體系。預警體系構建應該有怎樣的指標,以及各部門在里面起到什么作用,都還沒有明確。”上述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
國建對此也表達了相同看法:“目前對天然氣的預測預警還比較分散,沒有那么系統,各主體都在做各自的研究,做的程度不一樣、使用的方法也不一樣。整體來講,并沒有形成一個確定、完善的預警機制,比如說什么樣的情況下會觸發預警機制,預警的頻率和時間也沒有一些具體的制度,沒有完整的流程體系。”
政府部門要牽頭
隨著國家管網集團正式運營,油氣行業市場化改革走向縱深,參與主體也逐漸多元化,對天然氣的預測預警帶來了新挑戰。
“這就需要更多地參考不同主體掌握的數據,聽取他們對市場的反饋,這樣才能夠補充到對整體市場的研判上。”上述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稱。
國建也指出:“需要由政府主管部門牽頭,構建完整的分析預測體系。政府主管部門可能掌握更全的宏觀數據,市場分析機構則更多地接觸一線,了解動態的市場數據。政府部門的宏觀數據加上機構的市場數據,以及氣象部門的天氣數據,這三方面結合起來,可能會比較全面。”
在郭焦鋒看來:“還需要建立一套具有預測引導作用的推進機制,讓各主體的研究成果發揮常態化引導作用和集中應用。比如相關主管部門跟一些機構合作,或讓某些權威的機構在特定平臺上發布預警預測信息,引導供需雙方以及整個天然氣運營,助力防范出現較大波動。”
“基礎設施與供需之間如何匹配,可能還得一定的時間,相關規則也不完善,這也是造成預警預測困難的原因之一。將來還要考慮進一步落實到某些時段、某些局部區域、某些管網系統,以及怎么注意到可能出現的情況和需要防范的風險。目前還做不到這么精細的地步。”郭焦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