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華北油田”華港燃氣公司河間液化天然氣(LNG)儲備庫技術員史青松,帶著檢測儀器來到儲備庫生產區一座巨大白色罐前例行巡查。那個巨大的白色罐,就是國內首座陸上液化天然氣薄膜罐。
3月5日,記者來到河北省河間市沙河橋鎮,在“華北油田”華港燃氣公司河間液化天然氣儲備庫看到了國內首座陸上液化天然氣薄膜罐。它由百余根圓柱穩穩支撐著。技術員史青松帶著便攜式可燃氣體檢測儀來到罐頂,認真檢測著這里的管道、儀表和閥門。
“海上用薄膜型液化天然氣船存儲、運輸液化天然氣,陸地一般用的是傳統的9%鎳鋼罐儲存液化天然氣。‘華北油田’華港燃氣公司河間液化天然氣儲備庫肩負著保障周邊地區用戶用氣的責任。在港口存儲液化天然氣,再鋪設管道運輸的話,成本太高。于是,這座陸上液化天然氣薄膜罐便應運而生。”“華北油田”華港燃氣公司河間液化天然氣儲備庫項目經理劉繼海說,“這座陸上液化天然氣薄膜罐的容量為2.9萬立方米,能‘吃’下500多輛容積為50立方米罐車的液化天然氣,日****氣化和供氣能力為60萬標準立方米,每天可滿足任丘、河間及周邊地區60多萬戶家庭的用氣需求。”
“液化天然氣薄膜罐能在零下162攝氏度存儲液化天然氣并防止其泄漏。”劉繼海告訴記者。跟傳統的9%鎳鋼儲罐相比,這座陸上液化天然氣薄膜罐用鋼量減少90%,碳排放減少27%。它安裝了氮氣系統、在線氣體探測系統等,可有效降低罐內存儲液態天然氣的蒸發率。跟傳統的9%鎳鋼罐相比,這座陸上液化天然氣薄膜罐具有凈存儲量大、成本造價低、抗震性能好、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據了解,該項目自去年10月15日試運營以來,已平穩運行100多天,累計循環儲備并應急釋放4000余萬立方米天然氣用于保障終端用戶用氣。它不僅保障了河間、任丘及周邊地區居民、工商業用戶冬季平穩用氣,更為優化京津冀地區天然氣儲備庫整體布局,增強調峰能力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