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導航: 首頁 → 燃氣資訊 →華北地區LNG項目儲罐順利完成封頂 |
 |
華北地區LNG項目儲罐順利完成封頂 |
更新時間:2024/6/4 來源:中國燃氣設備網 [收藏此信息] |
5月28日,藍天白云、陽光照耀下的內蒙古烏蘭察布巴音化工產業園內,一場封頂儀式正在這里舉行。隨著最后一帶鋼板焊接完成,內蒙古盈通能源有限公司液化氣項目(簡稱內蒙古盈通LNG項目)儲罐順利完成封頂,標志著該項目主體結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為項目按期投產奠定了堅實基礎。此次封頂的LNG儲罐直徑43米,拱頂高度35米,容積3萬立方米,罐體重1400噸,整個封頂過程安全順利。在封頂現場,建設者們歡聲笑語,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內蒙古盈通LNG項目現場負責人王永亮激動地說:“大型LNG儲罐的安裝是項目建設中難度****、工藝最復雜、風險最高的環節之一。此次成功封頂,展示了我們的技術實力,更體現了全體參建人員的辛勤付出和團結協作。”
在封頂儀式上,內蒙古盈通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鑫源表示,這個項目是目前華北地區在建的最-大民營LNG項目,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大幅提高京津冀魯晉蒙等地的天然氣供應能力,對于優化當地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加快華北地區產業轉型和助力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劉鑫源進一步介紹,項目自去年12月開工以來,公司克服了冬季施工難度大、工期緊張等重重困難,科學有序推進工程建設。為確保項目盡快建成投產,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采用了國際上******的施工工藝和技術手段。目前,項目土建工程即將完成、設備安裝已完成40%,整體項目計劃于今年11月全部竣工,12月進入調試運營階段。劉鑫源特別指出,該項目得到了國家管網集團北京管道公司的鼎力支持。北京管道公司在“X+1+X”油氣市場體系建設中,堅持公平開放原則,以客戶為中心,全心全意為客戶提供“京喜”服務。在這次項目合作中,北京管道公司積極協調,從陜京四線烏蘭察布壓氣站提供下載資源,為項目建設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前期保障。同時,北京管道公司采取“項目預審批制”全新舉措,使他們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項目前期、勘察和設計等工作,為項目審批和工程建設贏得了極其寶貴的時間。對此,北京管道公司總經理朱汪友給出其中答案。他說:“我們之所以探索實施‘項目預審批制’的全新做法,關鍵在于我們雙方必須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提前考量、預判和解決項目前期和審批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以便盡快把藍圖變成為現實。否則,哪怕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或延遲,都有可能造成一個項目拖而不決、甚至于擱淺。”正是感念于北京管道公司一系列創新破局之舉,盈通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波表示:“我們將不負眾望,全面加快建設步伐,確保項目安全、優質、高效完成建設任務并盡快投運,用企業發展的成果回饋社會、造福內蒙古人民!”此次建設的LNG項目主體工程包括研發樓、儲液罐、110千伏變電站、中央控制室、壓縮機廠房和凈化、液化、工藝裝置單元等配套工程,總投資6.5億元,占地面積218.67畝,日處理天然氣240萬立方米。項目建成投運后將形成年產50萬噸液化氣生產規模,可為京津冀魯晉蒙等地區LNG加注站和工業用戶提供氣源保障,年產值20億元左右,年稅收5000萬左右,為當地提供百余人的就業崗位。
“不僅如此,項目將大幅帶動內蒙古地區LNG重卡的增量。相較于燃油重卡,使用LNG的重卡僅燃料費每升就能節約1元,每臺車每年節約的燃料費超過10萬元。” 盈通公司負責人向我們算了這樣一筆賬。據北京管道內蒙古輸油氣分公司市場專員崔效睿介紹,陜京四線對該項目的直接資源下載,降低了下游企業用能成本,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為民營企業提供了更多合作機會和業務拓展空間。同時,工程也可促進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為民營經濟長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轉自:中國石油石化 |
|
|
|
|